朱树生:每一次挽袖都为点亮生命火种

2025-05-29 06:43:35 来源:医神华佗 分类:{typename type="name"/}

  以己微光,朱树种温暖着一座城市。次挽怀宁县高河镇天骄苑小区59岁居民朱树生,袖都就是为点这样一个人。

  自1999年第一次与无偿献血结缘以来,亮生他坚持了25年,命火截至今年6月,朱树种朱树生已经献出22600毫升的次挽血液,献血总次数达到89次。袖都他两次获得国家级无偿献血金奖,为点2019年获得“安徽省无偿献血之星”荣誉称号。亮生今年被评为“怀宁好人”。命火

朱树生:每一次挽袖都为点亮生命火种

  25年,朱树种他献出“5个自己”

朱树生:每一次挽袖都为点亮生命火种

  谈及第一次献血的次挽经历,朱树生说,袖都那是一次偶然的际遇。“1999年的一天,我在安庆市区维修家电,偶然间看到了一辆献血车,便走进去,献了400毫升血。当时送了一个纪念手提包,上面印着‘施比受更幸福’几个字。”朱树生说,正是这几个字的激励,从此他便与无偿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

朱树生:每一次挽袖都为点亮生命火种

  献血分为献全血和血小板,两者储存时间不一样,人体恢复期也不同。2011年之前,朱树生对无偿献血的知识不甚了解,每次都献全血,恢复期为半年。2011年,他的献血总量达到一定标准,安庆红十字中心血站提供了一次旅游福利。在这次旅游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安庆市无偿献血协会的会长,并被邀请加入协会。

  此后,他开始捐献血小板,献血次数更加频繁。因为捐献血小板恢复期为一个月,只要血站一个电话,无论风雨,他都会第一时间奔赴。

  2019年9次、2020年6次、2021年12次、2022年12次、2023年5次……翻开朱树生手机里的献血记录,自1999年第一次献血以来,他已经献血89次,其中80次为机采血小板,折合成全血累计献出22600毫升。

  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一个成年人全身的血液量约为4000至5000毫升,22600毫升相当于他全身血液换了5遍。如果按救助一个病人平均需要800毫升血液计算,这些血液已让近28个生命垂危患者重获生的希望。

  根据安庆中心血站提供的数据,朱树生成为可以查证的怀宁籍居民在安庆和怀宁采血点无偿献血量最多的无偿献血者。

  雪是冰的 血是热的

  全血可以储存35天,血小板储存期只有7天。由于储存时间太短,所以血小板一般不提前采集储存,只有在医院提出使用申请时,血站才找献血者前来采集。血站系统里能够参与这种应急献血的人并不多。朱树生是其中之一。

  2018年2月1日,朱树生接到安庆血站的紧急电话,“有病人急需血小板,能过来吗?”“能!”身在怀宁的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挂完电话,朱树生立刻穿衣出门。那天雪下得很大,怀宁到安庆的国道几乎冻成了冰道。朱树生就在这条打滑的雪路上,自驾40公里赶到市中心血站,献出了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病人家属十分感动,不仅对朱树生万分感谢,还掏出钱,想要作为谢礼,但被朱树生婉拒。“雪是冰的,血是热的。那样的天气,要是别的什么事我肯定不愿意出门,但是病人情况紧急,大冬天本身就不好找人,如果我拒绝了,就会耽误病人救治。”朱树生说。

  脑瘤术后的病人急需血小板、骨癌急需献血……朱树生已经记不清他救助的病人是在什么情况下急需血,但是他知道,每次情况都很紧急。“每当在血站看到家属渴望的眼神,我都为自己能够拯救生命做一点奉献而感到荣幸。救助别人,感觉比自己得到帮助还要开心。”朱树生表示。

  将热血能量传得更远

  朱树生说,一个人献血一百次,不如让一百个人各献一次血。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一有机会他就向朋友、同事们科普献血知识,讲述自己无偿献血的经历,带动朋友们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中来,并长期通过网络媒体宣传无偿献血。他还经常到相关单位和协会开展无偿献血宣传,组织开展集体献血。据不完全统计,朱树生共组织过近20次的集体献血活动,参与献血的志愿者超过600人次,累计献血量超过20万毫升。

  加入安庆无偿献血者协会以后,他经常到献血点做服务,让更多的人加入这个爱心行列中来。截至目前,他义务服务时间已超过300小时。

  他还通过骑行扩大宣传范围。2018年起,他在自己的单车上插上一面“无偿献血,救人利己”的小旗,想着“播下了一颗种子,随时可能会发芽”。他一路骑行,一路宣传无偿献血。骑行轨迹涉及6个省,总距离超过3万公里。2018年7月19日是他54岁的生日,这一天他正好骑行路过河南周口,他找到当地血站,捐献了一个单位的血小板,他用这种方式送给自己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能够献血的时间和献血量更是有限的,但爱心的力量却是无限的。明年我就到了法定献血的最大年龄,我会坚持到最后一刻……”朱树生说。(记者 雷琳琳 通讯员 王凤高 实习生 邵文静)

  

更多资讯请点击:娱乐

推荐资讯

淮北市:文明餐桌成风尚 反对浪费“不放假”

新春佳节之际,一桌丰盛的“团圆饭”,是国人专属的节日仪式。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适量点餐、公筷公勺、打包剩菜等已成为一种新“食”尚,也给春节增添别样“年”味。春节期间,记者走进淮北市多家餐饮店发现,“反

黄山举办“讲好黄山普法故事”摄影赛

□记者姚大盛晨刊讯7月18日,记者从市司法局获悉,为全面推动“七五”普法规划实施,全景式展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黄山市法治宣传教育成效,我市决定7月中旬至10月下旬举办“讲好黄山普法故事”摄影大赛,面向社

校园足球赛庐阳高中夺冠

7月15日,在2018年安徽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暨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比赛中,合肥市庐阳高级中学勇夺冠军。近年来,庐阳高中将素质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施“特色名校”战略。不

安徽地质遗迹将有专属“档案库”

近日,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对省古生物学会和省地质博物馆承担的“安徽省地质遗迹信息集成与展示”项目成果予以验收通过。记者从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获悉,安徽分属于华北陆块、秦岭—大别造山带和扬子陆块三个大地构造

宣城市各地举办多彩活动欢庆“中国农民丰收节”

旌德万亩水稻喜丰收。特约记者 江建兴 摄金秋时节,皖南大地稻菽金黄,瓜果飘香。连日来,宣城市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9月22日,宣城市暨绩溪县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绩溪

科普夏令营活动进社区

树立科学信念,培养科学精神。7月16日下午,在学苑社区儿童之家里,一场寓教于乐的科普夏令营活动正在开展,中小学生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本期夏令营活动为期一周,学苑社区邀请了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暑期社会